第四方物流公司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实体企业合理配置金融资产改善盈余持续
TUhjnbcbe - 2024/10/16 10:27:00

一、金融资产配置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

金融资产配置与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多集中在金融化对企业实业投资、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产生了“挤出”与“挤入”两类效应观点。“挤出”效应认为,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主要源于市场套利动机。金融行业的高收益助推企业依靠金融渠道获利、降低技术研发投入,在资产组合权衡取舍下,企业会减少用于实体投资的资金尤其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进而对实业投资率、经营性业务生产效率产生抑制作用,危害企业主营业务的长远发展。

而“挤入”效应则认为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动机是建立资金储备。相较于外部融资环境的改善,企业内部资金积累更能持续地推进其技术创新等长效投资,而金融产品一般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能够凭借较强的变现能力发挥“准货币”功能,避免因资金不足而导致实业投资中断,缓解外部经营不确定性对主业的冲击。

由此可见,市场套利动机与资金储备动机均为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尽管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投资收益,但由于金融投资的回报率远远大过实业投资,企业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极易产生投资过度现象,即企业越来越依赖金融渠道获利,不断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导致管理层追逐“以钱生钱”投资模式,陷入“金融投资-获取收益-金融投资”的恶性循环,降低对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忽视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

尤其在委托代理冲突下,相比周期长、见效慢的实业投资(尤其是技术创新投资),市场套利动机更会驱使管理层将资金投向能够获得短期现金流的金融资产,以获得管理权私利,致使企业投资战略短期化,经营决策转向金融领域而偏离主营业务。加之金融部门的投资回报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很难保证获得长期稳定的金融收益,在主业发展受损的情况下难以维持企业盈余的持续性。

二、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

有效的外部监督能够降低经理人攫取管理权私利动机,减少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加大企业研发支出。作为独立于大股东与内部人的外部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有能力发挥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作用。

首先,相比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进入目标企业时伴有巨额投资,在参与公司治理时能够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享有更高话语权,一旦控股股东或管理层做出不利企业长远发展的投资决策,机构投资者能凭借其较高的持股比例进行决策干预,这不仅能减少大股东谋取控制权私利行为,还能起到对管理层的监督约束作用,遏制管理层短视行为,促进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趋同。

其次,机构投资者相比一般投资者专业化水平更强,可以凭借其信息搜集与处理、建立联系等优势帮助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降低技术创新等长期价值导向投资活动的风险水平,并为创新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行业信息,使得管理层投资偏好向具有长期潜在收益的技术创新过渡,进而增加企业未来产出。

总体上,机构投资者有能力通过监督治理机制与知识溢出机制减少管理层短视投资行为,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支出等长期价值导向的投资行为,以提升长期盈余水平。同时,机构投资者也有动机干预企业投资决策,阻止企业做出为满足短期收益目标而不顾长远发展的投资行为。

因为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较大,当企业业绩变差时无法随意抛售股票,其在短期内退出企业的难度较大,会更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实体企业合理配置金融资产改善盈余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