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记者吕红桥)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规划》作了哪些部署,提出了哪些具体举措?国家发改委13日举行发布会,联合多部门作出解读。
《规划》是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第一份五年规划,一共11章、43条,针对性设置了12个专栏,系统提出了21项工程。根据《规划》,我国将打造“”冷链物流运行体系。“3”指的是高效衔接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2”指的是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1”指的是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说,我国还将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四横”指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四大通道,“四纵”指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四大通道,通过“四横四纵”串接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
为解决我国农产品生产、消费相对分散与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之间的矛盾,《规划》创新性地提出建设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其中,在产地,建设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推广“移动冷库+集配中心(物流园区)”等新模式,提高产地冷链设施利用效率和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在城市,建设一批销地冷链集配中心,集成整合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密切与存量冷链设施业务联系,引导存量冷链设施资源集中,优化城市冷链设施布局。通过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形成“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冷链物流组织模式,有效扩大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面。
《规划》还提出,到年,布局建设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实际上早在去年,国家发改委就组织开展了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并形成了首批17个基地名单。张江波在发布会上透露,目前,这17个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并已经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支持。接下来,国家发改委还将抓紧开展“十四五”时期第一批基地申报评审工作。
张江波说:“我们研究制定了‘十四五’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选择个左右城市作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开展基地建设。《方案》近期将印发实施,我们将据此抓紧开展‘十四五’时期第一批基地申报评审工作。”
运输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去年,我国新增冷藏车7.2万辆,增幅达33.5%,创近年来新高。铁路冷藏车厢、航空冷藏中转箱、冷藏集装箱和保温箱等运输设备也不断发展,有效满足多样化冷链运输需求。《规划》进一步提出,“十四五”要“提高冷链运输服务质量”。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张大为表示,接下来将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冷链运输技术装备升级,创新冷链运输服务模式,健全冷链运输法规制度和标准。
“引导冷链物流企业加强与果蔬、水产、肉类等生产加工企业的联盟合作,发展公路冷链专线、‘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模式。积极发展国际冷链直航快线、冷链国际班列、国际生鲜包机等业务,提高国际冷链运输服务水平。”张大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