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现代物流园是为了实现物流运作的规模化、集约化,按照城市空间合理布局要求,集中建设并由统一主体管理,为众多企业提供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物流产业集聚区,具有功能集成、设施共享、用地节约的优势。
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
一、现代物流园概况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现代物流园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物流园区分类主要以经营主体、产业依托、功能定位、需求等划分。其中物流园区按经营主体能划分为*府主导型物流园区和市场主导物流园区,目前,中国的物流园区主要以*府主导型物流园区为主。
数据来源:《年现代物流园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
从开发模式来看,目前,国内外的物流园区建设开发模式主要分为*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企联合开发模式3类。
*府主导模式由*府统筹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负责园区内道路、市*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园区招商引资。
企业主导模式由企业依托于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品牌影响力,吸引上下游产业及相关物流企业集聚,形成物流产业集聚区。
*企联合开发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整合,通过*府与主导企业之间协调,共同推进物流园区的开发与建设。
二、现代物流园现状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第五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调查结束,全国包括运营、在建以及规划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个,较第四次调查(年)增加个。
据统计,自第一次调查(年)以来,我国物流园区数量保持增长,在年时数量超过千个。
从分布情况来看,物流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外在表现,其规划布局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据《第五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显示,东部地区在营物流园数量占比最大。
东部地区率先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起步早,截至调查时已有75.7%的园区进入运营状态。西部地区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速加快,物流园区进入规划建设快速发展期,规划和在建园区占比分别为15.9%和22.8%,高于其他地区。
分省市来看,截至调查时,全国物流园区总数最多的分别未山东省、江苏省以及河南省。其中,山东省、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具有物流产业发展的地区优势。
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铁路、公路、航空构成了通达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其中,郑州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中国境内最大的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是国内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双十字”中心。
整体来看,全国物流园区包括在营园区、在建园区以及规划园区。与第四次统计数据相比,年在营、在建、规划物流园区数量均增加。
据调查显示,年全国物流园区中,在营的物流园区有个,占68%;在建的物流园区有个,占20%;规划的物流园区有个,占12%。
三、现代物流园前景
未来一段时期,正是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旧动能转换,赢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时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深刻影响物流园区发展,助力物流园区智慧化转型,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将迎来新机遇。
(1)全面连接。通过信息互联网和设施物联网,加快园区业务线上化转型,推动物流园区全面接入互联网,以信息互联、设施互联带动物流互联,打造在线物流园区,助力线下物流园区创新业务开展。
(2)数字转型。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实现物流园区数据可采集、可录入、可传输、可分析,实现一切数据业务化,打破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提升物流数字化水平,再造物流园区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
(3)智能升级。瞄准高标准仓储设施标准,满足高增长、高附加值物流服务需求,加快推进物流园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水平,提高园区整体运作效率,逐步用机器替代人,改变传统物流园区的运作方式。
(4)产业融合。通过信息互联互通,加强物流园区与产业集聚区的融合发展,集中制造商贸业的采购、分销、物流、维修等非核心业务在物流园区集中,提升产业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助力区域经济价值链升级。
(5)平台开发。深入推进互联网与物流园区融合发展,推动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技术升级、功能升级、模式升级,打造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发挥网络效应,集聚更多物流资源和目标用户,打破园区区域限制和分工体系,重构物流园区商业模式。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现代物流园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