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盘抗疫保供战快递物流主力军为何集体 [复制链接]

1#

“疫情以来,今天第一次收到送货上门的包裹,最近两天快递神速。”6月2日,家住上海浦东新区锦绣华城的市民张小姐,收到了李小雨送来的7个天猫超市包裹。

李小雨是菜鸟快递员,上海封控期间,在配送站和私家车里住了两个月的她,主要配送的是大米、食用油等基本生活物资,6月1日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李小雨终于回到了自己家里住,这几天送的包裹也更多变成了可乐等饮料,还有很多粽子。

上海邮*局6月1日表示,目前各大快递企业的上海转运中心已经复工复产,快递企业均已启动全面复工,有的企业在上海的单日业务量已超过疫情前的峰值水平。

然而在过去的两个月,上海75%以上的快递网点、末端配送车辆和快递人员(数量在5万多),一度随着全市封控停摆,只有为数不多有通行证的保供企业,在全天无休、昼夜不停的尽力维持着重点企业和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

复盘:保供企业京东为何姗姗来迟

4月份,为做好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资保障,上海市各区公布了保供企业名单,在这份保供“白名单”中,有不少快递物流企业,比如邮*、顺丰、菜鸟、京东等。

这些保供企业获得的最大支持,就是市*府发放的通行证。有了车辆通行证,才可以在封控期间,开车在上海的城市中继续运输工作,有通行证的人员则可以在小区外走动。

作为电商平台,又有自己的物流团队,京东是获得车辆通行证最多的企业之一,数量在一万张左右。然而在四月中旬之前,上海居民大多无法收到从京东下单的生活物资等包裹,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在实际操作中,京东要把订单上的货送到上海的客户手上,需要经过几个环节:干线运输,仓库分拣,配送到网点,网点送到社区。上海封控期间,每个节点都面临不确定因素,需要随时改变日常的链路规划。

在干线运输方面,公路运输是快递企业最常用而经济高效的运输方式。然而3月以来,各地防控的层层加码,防疫*策不断变化,一些地级市甚至不同县区都各自出台*策,对快递的干线运输产生了直接影响。比如一车货从成都到上海原本需要30多个小时,疫情期间可能需要50多个小时甚至更长。

货物进上海的时间被拉长的同时,京东衔接干线运输的不少仓库,也随着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封控而陆续停摆。

按照以往的模式,外地货物通过干线卡车运到上海后,会先进入京东在上海的大仓,比如位*定区的京东“亚洲一号”仓,这里是国内最大、最先进的电商物流“大仓”之一,也是京东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物流枢纽,里面主要存储民生类和3c类的商品。

但是,“亚洲一号”因为出现阳性感染者,在上海封控初期就陷入停摆,而京东在上海附近昆山的仓库,此前也负责部分上海订单,也因为当地的疫情而受到管控,货物从昆山进入上海也受限制。

大仓的作用主要是提前备货和集中分拨,把外地到货按照不同的区域分拣好后,配送到上海的区域分拣中心,再到负责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营业部。上海封控初期,一些即使没有阳性的分拣中心,也会被所在区的防疫部门要求暂停运营。一位快递企业人士对记者指出,如果说快递相当于水管的话,水龙头就是分拨中心,如果分拣仓不开放,水管也就没有水可以流。

在上海和昆山的大仓陆续受限,让即使有车辆通行证和保供资质的京东物流,也开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多的上海订单需要重新规划链路,让供应商从京东在广州、成都、武汉、北京等地方的仓库重新发货,再通过长距离运输进入上海,进上海时还需要换车(保证人不进货进),也就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

“我们在上海和昆山、无锡这些地方的仓库数量非常多,大大小小有几十到上百个,3月底开始很多都受到了影响,之后由于在上海各个区的封控程度不一样,我们每个仓受到的封控影响也不一样,而且根据其所在的街道地区疫情情况,还会有实时动态调整,分拣人员的出勤情况也不稳定,”京东物流供应链规划负责人张莉回忆,“于是我们又在上海市搭建了临时仓库,这里面有在青浦和金山设立的保供专仓,也有利用站点的空间做的前置仓。保供仓主要是针对品牌商的物资能够快速直接送仓,还从江苏调了一批管理人员过去;前置仓则相当于把终端营业部当成一个仓,将居民需求量较大的牛奶等生活快消品直接铺货到营业部里,在用户下单后就可以快速从站点把商品配送到用户所在的社区,这也是我们在上海这轮疫情期间所做的新尝试。”

张莉认为,这样的保供专仓落地和前置仓的提前设置,是在之后可以去推广的一个比较宝贵的经验。类似每年“”做的预售前置,按照小区的维度,提前把消费者需求比较旺盛的生活物资配置到前置仓,可以缩短商品从分拨中心出库(可能因为暂时关停出不了)、打包(人员不足)、路上运输(受阻)等各环节的不确定性,提高配送效率。

不过,京东这次在上海设置的前置仓只有七八个,而京东物流在上海的终端站点(营业部)却有个。张莉指出,这次在上海的前置仓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复制,这与站点的面积空间、存储条件能否满足要求有关。

而在这个营业部中,原本有多位京东的配送小哥,在封控早期有三分之二的小哥是被封在自己的小区里面的。“后来陆续有兄弟们逐步出来,但有些区域进行封控,即便我们有作为保供企业的证明,核酸证明,还有承诺书等,按照当地的防疫*策人依然是出不来,很多终端站点每天可以有多少人员能上班都是变化的,每天可以配送多少量也是不确定的。”京东物流华东人力资源负责人许若飞对记者透露。

一位在上海某站点营业部的京东小哥告诉记者,他所在的营业部有30多人,其中不到一半可以出小区住在公司安排的酒店,但这些人的通行证也是需要每天申请更新,有时候根据疫情的变化,通行证的数量还会变少。而即使有人一直有通行证,但在3月底开始的封控初期由于并没有太多货从分拨中心运过来,营业部可以配送的包裹也并不多。

尽管各个环节都出了问题,但在4月9日之后的一周时间里,京东还是为上海多万家庭配送了近吨粮油肉奶等民生物资。然而,由于社区封控期间上海居民通过线上订购的民生类物资激增,这样的配送效率远远不够。

这也是京东在四月中旬紧急调配超过名外地京东小哥驰援上海的重要原因。截至5月底,京东物流一共从全国各地增派了多名快递员、分拣员到上海,最远的来自新疆。这些京东小哥在上海的住宿一度成为难题,最终通过*府、媒体等各方资源的协调,大部分住进了没有被征用的酒店或个体公寓里,还有一部分住进了*府指定的学校宿舍。

随着外地的京东小哥自4月中旬开始陆续抵达上海,“亚洲一号”仓库在4月18日的重启运营,以及仓库、运输、末端配送等供应链堵点、阻点被逐步打通,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陆续收到了来自京东的快递,延期配送情况有所缓解。不过,由于上海各个街道、社区的防控管理要求各有不同,京东在不同社区的具体履约情况也一直不均衡。

为了进一步提高配送效率,从4月14日开始,京东还每天通过成本更高的包机航班、全货机,将全国各地调配的紧缺药品、民生物资运抵上海,除了空运,还有从广州发出的海运专线,从广州、武汉、成都等地发运的铁路集装箱。截至5月底,京东物流组织了全国多个仓库,累计为上海运送包括米面粮油、药品、母婴用品等在内物资超过15万吨,5月底其在上海的单日妥投量已超过疫情前的峰值水平。

溯源:上海的配送主力为何“集体缺席”

京东的业务量之所以能够超过疫情前的峰值水平,与日常在上海的配送主力“三通一达”几家快递公司(也是淘宝、拼多多订单的配送主力)被“绑住了手脚”、不少用户的订单流向了京东有关系。

早在3月中旬,担心住在小区无法出来送货的中通快递上海九亭北部网点老板干呈呈和近十名员工,就已经提前住在了网点所在园区的办公室,然而在上海进入全域封控管理之后,他们依然遭遇了有人、有车、没货送的尴尬。

“4月初浦西的转运中心就因疫情管控升级暂停操作了,当晚我们的包裹是拉到浦东的转运中心发货,后来浦东也发不了,没有货从转运中心过来,自然也就没有包裹可以派送。”干呈呈回忆,这样的情况对他来说还挺意外的,因为年初新冠疫情刚暴发那会儿,小区也曾一度封控管理,但快递一直没有停。

在上海封控之前,干呈呈的网点曾申请到两张大货车的车辆通行证,可以在封控期间在上海市内行驶,然而在公司的转运中心暂停运作后,这两辆4米2和7米6的货车就没了用武之地,4月15日,干呈呈把“现公司有轿车,4米2,7米6通行证各一张,有需要车辆运输可联系…….”的信息,挂在了自己的朋友圈,希望能给半个月没有事情做的网点兄弟们找点业务谋生。

正是在那天前后,他和兄弟们开始接市内送单的“私活”,类似闪送、美团等平台上的跑腿小哥,哪里需要送货就把车开到哪里。

干呈呈和他的快递网点所经历的,在“三通一达”几家快递公司并不是特例。

“三通一达”是指中通、圆通、申通、韵达几家加盟制的民营快递公司。上海封控期间,由于没有被纳入保供企业名单,他们在上海的分拨中心(转运中心)和网点大部分都被所在区要求封停,涉及上千万平场地、厂房,几十条现代化流水线,上千辆城配支线运输车辆(从分拨中心运货到网点的车),以及5万多员工与5万多末端配送车辆(主要是两轮电动车)。

在4月初的一场内部座谈会上,“三通一达”其中一家快递企业抛出的一系列数据,直接反映了当时整个上海的快递业所面临的真实情况:当时上海75%以上的快递网点、车辆和人员被封停,网点业务员基本被隔离在居所;整个上海快递业(不包括京东)拿到的市里发放的车辆通行证数量只有几百张,实际需要张以上才能保障支线运行(从分拨中心到网点的运输),而且有些区对有通行证的车跨区也不认,甚至连通行证都被没收。全市末端站点活跃数不足5%,清明三天的派件量只有去年同期的1%。

来自上海邮*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上海的快递行业在2月份的业务量达5.6亿件,日均业务量约万件,派件量也接近万件/天,相当于每位上海市民1天1个包裹,这里面包括了大量的百姓生活日用品、必需品、药品和生鲜,其中七成是由“三通一达”负责配送。可以说,他们才是上海日常快递配送的主力。

而在上海实施封控后,配送主力的“集体缺席”,相当于上海市民至少七成的包裹无法正常配送,而剩余三成由邮*、顺丰、京东、菜鸟等来完成的配送力量,它们主要忙于重点企业的“保运转”和重点物资和特殊人群的保供。

顺丰速运集团(上海)速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俊回忆,早在3月下旬,在上海市商委的带领下,顺丰临时设立了浙江平湖、江苏昆山、上海青浦西郊和江桥共4个中转站,开创甩挂接驳“无接触”作业方式,将民生物资转运至上海指定地点,两个月共完成蔬菜及生活物资5.01万吨、车次的运输与转运。

4月中旬,顺丰又临时搭建了沪西中转站,集结航空、铁路资源,保障1余家白名单企业的运转,完成3.37万吨的生产物资运输。

菜鸟方面则透露,四五月份有通行证的菜鸟司机,主要在做两块业务,一是应急物流,比如由市民*部门统一协调,调配菜鸟丹鸟团队的运力,为多家养老院进行物资配送;二是天猫超市的包裹配送,将菜鸟在上海嘉定园区的猫超仓里的包裹,由丹鸟团队直送上海的市民家中。

这其中,第二部分的业务其实很难顺畅运行。菜鸟的货车司机发现,包裹运送到某个区域时就走不动了,要么是分拨站点出了问题,要么是小区末端的配送站出了问题,要么是配送员被封闭在自己的小区里无法进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这与京东和顺丰所面临的情况一样。

因此,在过去的两个月,菜鸟的货车主要还是在保障第一部分的业务运转,其在嘉定园区的猫超仓是封控以来少有的一直没有被关闭的仓库,在4月中旬也逐渐转为“助老专仓“,专门服务民*助老物资的仓储和配送,两个月为全市14个区多家养老院的2万多名老人送去了菜、米、油,以及口罩防护服等物资。

日常负责上海市民配送的快递主力们的“集体缺席”,也是4月上旬部分外卖骑手或跑腿小哥能够日赚过万的重要原因。

上海封控初期,大部分无法外出也无法收到线上包裹订单的居民,购物以及同城寄件的需求只能通过外卖小哥以及顺丰同城,闪送等第三方配送平台完成。在骑手紧张时,用户可以通过“打赏”的方式优先获得骑手接单机会。

4月中旬,顺丰同城在回应网间流传的其上海骑士收入过万的消息时就曾证实,这名骑士当日共接60笔订单,用户打赏约元,平均每单获得打赏约元。

“一直以来,不少居民所需的生活必需品、药品、生鲜等都是通过快递从外地送到老百姓手中,如果在疫情之初就保障市场化的快递渠道不断,以现有快递企业的组织分工和信息系统,会比后来临时各区甚至各街道自己组织的物流更加高效、安全、经济、可控。”多位快递物流行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快递物流是一个网络化的运营,需要各个节点层层递进的衔接,而不是单个区域的流通模式,上海万人的保供需要一个庞大高效的体系,并不是一两家企业就能搞定,需要协调众多物流快递企业分工合作,形成统一作战的快递物流集团*,让日常的配送主力成为保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背后则需要信息量和大数据充分采集前提下的资源统一调配,才能清楚的知道真正可用的运力在哪里。

而在如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姚俊则建议前置认证一批保供物流快递企业,根据不同疫情范围和分级,启动不同的保供企业落地的应急物流体系预案,并提前实施应急保障*企合作演练,将保供企业作常态化管理。

快递行业内人士徐勇也对记者指出,各地疫情管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府和企业应该一起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再出现疫情大规模封控时,具体应该怎么去做,包括对某个城市临时封控下,全国其他城市车源的调集,仓库货物调集,人员配置补缺,集中居住闭环管理等都要提前做相关的预案,企业也应该建立与*府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以获得更大的认同和支持,让市场化资源更好地为*府所用。

未来:防控常态化之下的应急预案

在应急预案方面,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莫熙玲在3月14日举行的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早在今年年初,深圳市*府就曾提前预判,针对极端情况下农产品可能出现“不能供”、“进不来”、“不能分”、“送不达”等四种情形,出台了《极端情况下农产品保供稳价应急预案》。

在3月14日开始的深圳市全市封闭式管控中,上述预案也得以启动落实。深圳市商委还专门制订了专项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从畅通通讯、运输、投放“三张网络”、科技赋能配送等十方面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工作证和身份证“三件套”上岗,实行无接触配送。小哥们只要持社区审核的“白名单”即可正常出入小区,不用担心无法出门,也不用担心正常保障城市物资配送的工作无法开展。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炜也介绍,在保障城市货运畅通方面,不仅针对跨市运输生活物资等可能受到阻碍的问题,启动了应急预案,对运输生鲜等物资的车辆发放《车辆通行证》,还做好了应急运力储备工作,市级应急运力队伍储备了足够的货运车辆,这些车辆涉及普通货物车辆、冷链运输、危化品运输等多个车辆类型,随时响应各区的需求,弥补运力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担心疫情影响工作和家人健康,深圳的一些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主动选择在外面过夜。在了解情况后,深圳市、区相关部门临时调用活动场所,调集物资铺设通铺,免费提供热水、泡面、洗手液、水果、被子等物资,为骑手提供晚间休息的温暖港湾,并加急为他们办理出入通行卡,保障正常配送工作,相关部门还开放了部分校舍或应急场所、协调服务驿站或酒店,为快递小哥工作休息提供服务。

来自深圳市邮*管理局的数据显示,3月14至20日封闭式管控期间,深圳邮*快递业累计为市民派送快件.0万件,在药品安全配送、医疗行业物流运输、民生物资供应等方面作出行业积极贡献,并且未出现快递小哥因工作感染疫情。

“由于快递从业人员都要落实核酸‘一日一检’才能上岗作业,快递企业也签订了特殊时期疫情防控工作承诺书,在深圳封控的一周并没有快递员被封控在自己的小区,只要每天的核酸检测通过就能持‘白名单’正常工作,”位于深圳的一家快递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府只要做好监督,并协同快递企业做好一旦人员感染便快速收治、隔离、治疗,避免一线人员交叉感染和链路接触人,收件人感染的相关应急处置预案,是可以实现封控期间快递物流不断的同时,又稳定、高效、经济并安全运行的。

在上海封控期间,尽管无法正常进行包裹派送,干呈呈和他的网点兄弟们,依然坚持着每隔一天做一次核酸检测的节奏。早在3月份,中通快递的统一要求就是快递员需要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才能上岗。

而在上海,快递员并没有纳入核酸检测绿色通道,由于检测时间长,出报告的时间也很长,原本就被放慢的递送效率更加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不少快递企业也建议对快递物流从业人员开放检测绿色通道,在*府的指导组织下,定期、优先、有序、高效的开展全员核酸/抗原检测,确定检测结果有效期,各类人员凭相关检测过关标识/电子标签进出或操作。

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多位行业内人士预计,快递物流企业也将加快自动化设备和无人车等无接触配送设备的布局。

在这一轮上海封控期间,京东就调集了台智能快递车,在嘉定、浦东等地的封闭社区、医院内投用,不只为社区居民送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还为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送成箱的防护服、口罩、消*液等防疫物资。一辆载重公斤,一次充电后能跑公里的智能快递车通过远程控制开到门口,输入取件码或者扫码就可以直接取件。

在此之前,京东还从来没有过一次性调集百台以上的无人车在一个城市进行快速密集地部署和上线使用,对后台的技术、地图管理、人员调配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原本主要负责校园快递配送的菜鸟“小蛮驴”无人车,在上海这轮疫情期间也曾被调到社区支援社区生活物资“最后一百米”的配送,一台无人车能负重公斤左右,大约能装满近一个货架的货物,一趟能节约30分钟配送时间,缓解志愿者的运输压力。

而在不少快递企业的主要转运中心中,开始逐步上线仓储机器人,原本完全依靠人工的操作的“暴力分拣”,变成了机器人更高效的昼夜不停分拣和搬运。

“目前全国各地很多物流企业都在上马无人仓,其中机器人、机械臂是标配,”“三通一达”中一家快递企业的管理层告诉记者,此前主要是为了提高分拣效率、降低成本,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还可以减少人力和交叉感染几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