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工程和精益管理 [复制链接]

1#

过去年,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精益管理(leanmanagement,LM)以其强大的整合能力,推动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当今的现实需求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IE/LM与新技术的融合进一步丰富了IE/LP(leanproduction)的理论体系,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在智能化浪潮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在德国,精益被列入构成未来智能工厂的四大模块之一。为迎接“工业4.0”时代,德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提出了“管理4.0”这一新的管理体系,认为要实现工业4.0,必须先实现管理4.0。在我国,精益也被认为是实现国家制造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基础与保障,就企业而言,需要首先通过精益管理积累起与智能制造匹配的管理基础,以标准化构建互联互通的桥梁,支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目标的实现。

然而,目前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业界,关于IE/LM对智能制造作用的认识并不统一。

如何认识IE/LM与智能制造的关系,如何评价IE/LM对智能制造的作用,如何正确发挥IE/LM的作用,尚未有清晰的解答。为此,本文通过梳理分析美日德等先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规律性特征,明确IE/LM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具体作用,并针对我国制造业的现实水平,探讨智能制造滚滚大潮中IE/LM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从实施基础准备、实施方案选择以及实施后的融合发展等角度深入分析IE/LM与智能制造的关系,为我国企业实施智能制造转型提供战略思考和初步的解决思路。

1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发展路线的启迪

18世纪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创技术创新引领制造业发展的先河。后来,欧洲的德国、法国在电气革命中占据领先位置,开创了欧洲制造业统治世界的局面。18~19世纪的市场特点是“资源稀缺”,只要在产品、工艺、设备、材料等方面实现技术创新,企业就一定赚钱,效益就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洲移民为主的美国,不仅继承了前辈的技术创新基因,更是通过创造另外一种工程技术,即解决效率、质量、成本(集成起来称为效益)的工业工程,实现了对欧洲的超越。最典型的案例是,汽车诞生于德国,卡尔·本茨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上贡献非凡,可德国的汽车生产组织模式却是作坊式的,效率低下。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国密西根一位名叫亨利·福特的企业家发明了大批量流水生产线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创造出比卡尔·本茨高几十倍、几百倍的生产效率。

亨利·福特凭借工业工程的原理和德国的创新技术,在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了成功。工业工程支撑美国取得了一战和二战的胜利。美国人用两个拳头———技术创新与以工业工程为特征的管理创新打垮欧洲同行,获得了制造业世界霸主的地位。

有趣的是,被美国人在二战中打败的日本和德国,不仅毫不犹豫地学会了美国的工业工程,还将其改造成自己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两拳头武装自己,在制造业竞争中迅速崛起,达到世界一流。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Toyotaproductionsystem,TPS)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惊奇的美国人概括为精益生产(后发展为精益管理),并成为风靡全球的助力企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利器。

产品、工艺、设备、材料的技术创新与效率、质量、成本的管理创新的结合,成为当今国际一流制造强国(美国、日本、德国)的最明显特征,如图1所示。图2按照时间线给出了美日德三国工业化100多年来的IE发展历程与各国GDP增长之间的关系。

图1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路线示意图

图2发达国家工业工程演进与GDP增长的关系

综合图1、图2可以得到一些有启迪性的结论。首先,尽管这些国家制造业发展起点不同,经历了不同的转型升级阶段,但在过剩市场竞争转型升级时,都不约而同地经历了使用IE/LM的发展阶段,并且在这些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IE始终相伴左右,其应用层次与国家工业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IE作为工业化过程的助推器,每每在经济发展出现乏力之时,都会与新兴技术结合,在不断创新、发展自己的同时,推动工业化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其次,就IE本身的发展过程而言,美国作为IE的起源地,始终保持IE研究与应用的领先地位外,其他国家无一例外都经过了“模仿—改进—融合—创新”的道路,从最初的单纯模仿到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造,形成适合本国的生产制造模式。

再次,从IE应用的水平看,上述三国都是遵循相同的基本路线,即从解决个体效率的基础IE应用到面向制造系统效率改善的精益生产,再到面向整个企业和供应链协同的智能制造,实现不断提升。这一过程中,IE与技术创新相生相成,推动制造模式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美国按照工业工程→精益生产→信息化与CIMS→互联网和云制造的路线发展,日本经过了工业工程→丰田生产方式→全面精益生产→信息化的过程,德国则经历了效率工程(标准化)→工业工程(道维斯计划与方法时间测量(methodtimemanagement,MTM))→精益生产、流程改善→信息化→智能制造、工业4.0的发展路线。同理,我国的一汽、潍柴、华为等领先企业通过创新性的IE/LM应用始终保持行业的优势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从“放任式管理”到“科学管理/工业工程”,到“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管理”,再到“智能制造/数字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路线,IE/LM是智能制造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

事实证明,管理的有序性、不可超越性,决定了只有夯实IE/LM的基础,才可能实现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没有现场改善的基础,任何先进的管理技术应用都难以奏效。制造业发展是“技术+管理+人”的系统竞争过程,从工业1.0到工业4.0,任何一次技术的重大突破、转型升级都注定与生产模式的变革、管理技术的创新相伴而行,它们共同推动工业经济向更高层级迈进,如表1所示。

表1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工业化阶段的关系

2企业实施IE/LM的几点思考

2.1马车模型

制造企业犹如一驾马车(图3),由两个轮子、一匹马和驾驶者(人)所组成,同时集成了缰绳、车轴、车辕等子系统。

图3马车模型

(1)马车模型中的“两个轮子”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马车要跑得快,必须两个轮子一样大,如果一个大、一个小,马车肯定跑不快,甚至原地打转。我国制造企业如果仅在技术、装备上领先国际,会因为效率、质量、成本等管理创新要素上不去而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只有管理与技术双轮驱动,才能支撑这驾马车在工业化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20多年前,一汽-大众买下德国大众的全套生产系统,其厂房、环境几乎完全相同,企业总经理、车间主任等重要岗位都是德国大众的人,只有员工是中国人。然而一汽-大众生产的车在质量等方面还是比不上德国大众原装进口车。其原因在于当时一汽-大众的另一个轮子———管理创新的能力低于德国大众。近几年,一汽-大众意识到问题所在,将精益生产管理推动得如火如荼,也因此,他们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仍然在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马车模型中的“马”代表企业的动力。马是否有活力即企业是否有活力,取决于企业文化的质量和这种企业文化下企业出台的一系列*策、机制等。一个企业如果死气沉沉、没有活力,那一定是机制、文化、*策出了问题。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源动力”。

(3)马车模型中的“人”是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工程师和生产者的集合。精益管理的成功实施,一定会最终培养、锻炼出一大批精益人才,这是企业真正的,也是最大的财富。

2.2IE/LM的基本特征

2.2.1创新性(不可复制性)

产品、工艺、设备、材料等技术都具有可复制的特征,所以创新出来的技术必须申请专利,用法律来保护,防止被别人盗用。

管理创新不具有复制性,必须与本企业相结合,进行本土化自主创新。日本丰田的TPS、德国大众的管理体系、美国福特的公司管理方法都是结合本国文化和本企业实际形成的创新性管理成果,不需要专利来保护,而且还欢迎同行来参观学习。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有成千上万的人去日本丰田学习,日本丰田公司热情接待,还想方设法进行讲解。但多数情况下我国企业还是无法实现TPS那样的中国生产系统,其原因在于文化不一样、人的行为不一样。

同样,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学习美国、德国的制造模式,但事实证明,完全的自动化、无人化不符合国情,结果只能是花费了巨大精力、财力,却收效甚微。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注意到TPS制造模式不仅包含技术要素,更包含有文化属性和不可复制的管理要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包括一汽、华为、海尔、中车在内的众多制造企业已经认识到文化对管理理论与技术引进效果的重要作用,开始有意识地在管理创新实践中融入国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一汽的JMS、中车的动车模型都是其中的代表,为这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带来了新的活力,奠定了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基础。

2.2.2累积性

企业的竞争力与企业对技术和管理的投入成正比,只有二者有效匹配,技术投入才能发挥价值。我国许多企业在技术投入上肯花钱,在管理投入上却谨小慎微,所以很难与美日德企业抗衡。这种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属于“农民意识”,还未进化到工业化的层级。

管理基础需要通过不断累积而提升。累积的特征使得管理创新难以跨越式发展(技术创新可以),必须一步一步地进行。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盖“高楼大厦”。所以,精益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管理理论和方法一般不随时间的推进而有先进或落后之分,但管理方法实施的手段有所谓的先进或传统之分。制造企业的现场管理、劳动定额、期量标准、物流系统、均衡生产、目视管理、标准作业等,这些基础性的管理工作未达到一定程度时,实施信息化、智能制造等都是纸上谈兵。从这一点看,我国的工业企业可能还要补上从2.0到3.0发展的课,然后才能向4.0发展。

3智能制造环境下的工业工程与精益生产管理

3.1IE/LM先行筑牢智能制造基础

智能制造是一种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智能制造的发展为企业感知变化、及时响应、正确决策提供了新的可能。

智能制造不可能建立在低效的生产模式之上,精益生产是必须要走的第一步,而且是投资回报最高的一条路径。通过IE/LM构筑数字化、规范化的管理基础,之后才是数字化,以此为基础才可能实现智能化。盲目超前不会带来效益,只会带来浪费,削弱企业竞争力。对于图4所示的生产系统,如果不先行改善而直接上先进系统,则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系统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可能存在质量缺陷等问题,其结果必然是失败。应用IE/LM的设施规划技术调整该系统的生产布局(图5),可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情况下,将生产效率提升92%!这为后期的智能制造系统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以此为基础来实施智能制造,其效果会事半功倍。

图4改善前的生产与生产流程

图5改善后的生产布局示意图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数据驱动。没有数据的支持,任何资源都只是摆设。没有及时准确的数据,决策往往是无效的,甚至错误的。如果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数据总是处于变动中,生成的决策无法正常执行,都会导致智能制造系统的效力无法发挥,形成巨大浪费,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很多企业在实施ERP或者ERP升级换型的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基础数据的整理。ERP系统运行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是无法获得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基础数据没有理顺,却大谈“工业大数据”,注定是难以取得实效的。

精益生产管理正是数字化转型发挥效益的基石。基于IE/LM的精益管理覆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贯穿产品研发、工厂设计、产品制造、分销服务和退市回收的全价值链,并且致力于通过精益管理实现流程标准化、全面质量管理和消除浪费等,是企业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和目标。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精益管理为企业提供成熟的管理思想、理论与工具方法的支持。基于精益管理奠定的良好管理,智能制造系统才能获得准确及时的数据,才可能实现对制造过程的可感、可控,从而有效支持企业决策和目标实现。因此,实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必须与精益生产或工业工程同步推进。

3.2IE/LM相伴支撑智能制造理性实施

中投顾问发表的《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52%的企业的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事实上,即使在工业4.0的发源地德国,对中小企业而言,工业4.0也是一个奢侈的口号。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赢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智能制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核心目的是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因此绝不能搞面子工程。所以即便企业已经具备较好的管理基础,具备智能制造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在选择实施智能制造的策略时也需要开展有效的投资分析和系统规划,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实施方案。麦肯锡的调研显示,在工业4.0的大潮里获益最多的是根据企业自身管理、业务、战略情况有取舍地融合工业4.0技术的企业。

一个真正的智能工厂,应该是精益、柔性、绿色、节能和数据驱动的,能够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智能工厂不是无人工厂,推进智能工厂绝不是简单地实现机器换人。以减少多少人作为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会让企业深陷泥潭,投产后发现成本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因为虽然操作人员减少了,但设备维护人员增加了;技术投资带来的折旧、能耗和财务成本大幅上升,难以收回投资,甚至拖垮企业。更遑论现实中,机器在很多时候并不能达到人的效能,比如汽车制造的总装和质检环节。脱离实际的“技术崇拜”、过度追求生产自动化让有着明星光环的特斯拉公司在Model3项目上迈入“产能地狱”,拖累公司几近破产。直到将总装环节挪入“帐篷工厂”,重新定义超级工厂模式,即以一定程度的半自动化和人工装配取代部分全自动化,才再次“王者归来”。

2019年,特斯拉将这种模式复制到上海生产基地,其可行性被再次验证。类似地,南京某工厂有一条装配线,一开始设置的自动化率是90%,后来自动化率调整为70%并增加若干人工工位后,整体质量和效率反而更优。

自动化与数字化是实现智能制造投资最大的部分,必须慎重对待。投资前需要明确转型升级的目的和投资回报率,以竞争力提升为根本目标展开系统分析,研究使系统运行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案,通过人-机系统的有效配置充分发挥智能资源的作用,在更高的技术平台上更好地服务顾客。实施智能制造时,IE/LM是其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依靠IE/LM从精益的角度去系统评估先进设备投入的必要性、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开展项目规划、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与实施路线、开展预实验等管理决策与优化活动是智能制造项目成功的关键。

3.3IE/LM融合赋能智能化转型升级

IE/LM不仅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更是智能制造的加速器。通过与智能制造技术的裂变融合,创造出新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与生产技术,通过乘法效应推动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工业工程+新技术”的复合技术形态能为企业实现双向赋能、增能、使能。

IE/LM的创新性源于IE与专业工程技术之间与生俱来的强大融合能力。自IE诞生以来,每次大的产业需求迭代都与重大IE创新相伴,不断吸收先进技术的最新成果,推动IE从一个能级跃升到更高能级,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从最初主要采用工程学、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现场效率与成本的优化,到20世纪40年代吸收运筹学、系统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思想与方法,研究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改善,IE的研究领域已扩展到复杂工业和社会生产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IE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显著增强,管理范围也跨出企业边界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