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功县围绕“快递进阵地”活动,积极探索“”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式、突出实干实效,加快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向新兴领域拓展延伸,加速促进农村快递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以党建引领赋能乡村领域“红色驿站”,织密服务群众“红色纽带”,做足富民增收“红色产业”,持续聚焦三大“红色矩阵”建设,奋力打造快递进阵地的“武功样本”。
一套体系统筹引领。为持续推进“快递进阵地”全域覆盖,武功县将“抓党建、强组织、兴产业、促发展”紧密结合,构建了一贯到底,条块结合,有形有效的一套组织体系,即县委、县政府统筹指导,县委组织部、县供销联社协调推进,县农村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各村支部组织实施,县快递企业相互联盟,相关职能部门联建联动。坚持系统化谋划、制度化推进、责任化保障,集中破解“快递进阵地”工作中的难点盲点,不断优化快递服务站点建设布局,加速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激发乡村振兴强大动能。
两个渠道齐头并进。“快快合作”畅想下行直投降本。多家快递企业通过采用“抱团取暖”“一点多能”的方式,整合多家快递品牌,由共配中心统一发出,村级站点统一直投,实现了成本共担、信息共享,解决了快递企业独自经营费用高、运营难的问题,畅通了农村消费的下行渠道。截至目前。全县已整合12家快递公司,实现了“快递进阵地”一站式投送。“快商合作”拓上行致富增收。探索建立“电商+快递”发展模式,运用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容量。引导电商协会10余家会员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建立电商销货、物流运货的合作模式,实现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电商链、流通链、服务链、产业链全链条发展,让外来产品进村入户,让本地特产“出村进城”。截至目前,“快商合作”模式帮助农户销售本地农特产品余万元,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的上行渠道,打通了农村物流的“毛细血管”。
三大矩阵深度融合。打造农村领域“红色驿站”。以村级阵地为依托,创新构建“1+8+N”农村三级物流体系,即一个县级农村电商运营服务中心,8个镇(街道)级快递综合服务中心,N个村级标准化电商服务站点。截至目前,已有95个村级站点投入运营使用,基本可以实现当日转驳、当日妥投。织密服务群众“红色纽带”。充分调动村“两委”、后备干部、无职党员等力量,分类甄别身患疾病、路途较远、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由党员干部提供上门代收代寄、便民缴费等服务,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寄递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上门寄递服务余次,服务覆盖人数余人次。做足富民增收“红色产业”。积极推进“党建+合作社+快递服务站”“党建+直播带货+快递服务站”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以村级阵地综合服务站为“舞台”,借助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模式,为群众提供农副产品代卖代销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群众寄递外销猕猴桃、苹果、大蒜等农副产品50余万斤,带动就业创业人群余人,不断为群众行方便、增福祉,持续为产业拓销路、创增收。
四个抓手赋能加力。抓实制度,强组织保障。构建“组织部门牵头、镇办主抓、村部配合”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县、镇、村三级协同发力、一体推进,研究制定《武功县快递进阵地暨“农村智慧物流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快递进阵地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压紧靠实各方责任。抓实支部,强党群合力。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摸排整理各村空闲办公场所基本情况,同步协调落实“快递进村”活动阵地。以“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为思路,大力培育带货销售致富能手,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抓实企业,强作用发挥。引导快递企业前置服务端、延伸服务链,整合行业资源,紧密末端抱团,形成共配模式,为疏通末端网点提供动力支撑,不断深化拓展“快快合作”“快商合作”深度和广度。抓实培训,强队伍提升。通过组织内训或邀请知名第三方培训机构对镇村点经营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并联合就业服务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无职党员“红色跑腿员”实用技能培训,集中轮训创业青年、农民群众,努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打造更多的“兴农先锋”。(作者:罗婷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