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些年,被收购的快递企业,后来都怎么样了 [复制链接]

1#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从群雄辈出、百花齐放,到巨头相争、合纵连横,快递江湖浮浮沉沉,一波又一波的并购潮,仍在起伏,有的趁势而起,有的遗憾收场,有的闯出天地,有的穷途末路。

接下来,我们不妨回顾下快递江湖近些年来几个典型的并购案例,从中,我们或可对自己,对行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一入江湖岁月催,古来征战几人回。

大约在10年前,整个快递行业百花齐放,数十家同质化快递公司如雨后春笋冒出。这一阶段是典型的“大鱼吃小鱼”:江湖混战此起彼伏,有潜力的二线快递难逃被大品牌吞并的命运。

凡事都有两面性,并购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过往快递行业并购“惨案”带来的教训也同样深刻,其后续的命运轨迹也让人唏嘘和感叹。

▌一、CCES:命运多舛

国通快递的前身CCES原名中诚快递,创立于年。

年,几经易主、债务缠身的CCES被桐庐“首富”、红楼集团董事长朱宝良强势接盘,更名为国通快递。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红楼集团这个“钱袋子”兜底,彼时的国通,风头甚劲,经营状况确实有所好转。于是朱宝良给国通快递定了一个五年发展目标:一年一个样,两年不一样,三年变个样,四年大变样,五年是个样!

几经周转和折腾,国通并没有像朱宝良预言的那般“一年一个样儿”,相反在巨头的“挤压”下显得举步维艰,朱宝良的“五年承诺”终究还是没能实现。

经历诸多风波后,年3月,一纸网传的国通快递因经营困难、公司严重亏损的“停工放假通知”,再一次将国通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最终,朱宝良“沦为阶下囚”,结局并不怎么体面。月30日,朱宝良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9项罪名,被杭州中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自此之后,国通淡出快递江湖,只留下国通人"眼看他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无限感慨。

▌二、天天:“帝国坟场”

相较于CCES,天天堪称快递江湖的“帝国坟场”,命运更加坎坷:海航折戟沉沙,苏宁深陷泥潭。

遥想当年,天天快递何其辉煌。年,申通联合创始人詹际盛,离开申通带领仨兄弟创立天天,与申通、顺丰同处在一个起跑线上,相比中通、韵达、圆通,更是优势明显,妥妥的一线阵营选手和明星快递。

后来天天快递也是几经易手,最终被苏宁物流纳入旗下。

不过,天天快递所谓的转型,更像是苏宁在“甩包袱”。在公告发布之后,2月25日早间,苏宁易购突然发布公告停牌!公告称公司股票年2月25日开市起临时停牌,原因是拟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自此,天天快递彻底沦为“弃子”,彻底淡出快递江湖,让圈内人扼腕叹息。

▌三、速尔:悲情一线

年,“速尔快递”在广东深圳成立,初期由几位合伙人共同创办,后来因为经营上的分歧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几个合伙人陆续分道扬镳,自立门户。

直到年,作为股东之一的、友和道通集团董事长张煊楠在从中外运手中全资收购全一快递后,又通过增资的方式,全资持有“速尔快递”%股权。

表面光鲜的背后,暗潮涌动。年11月中旬,此时的速尔,已经危机四伏:受全一快递停摆以及母公司友和道通旗下航空业务重组未果的双重影响,速尔快递也开始出现震荡,一时间危机重重。

面对随时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暴雷风险,速尔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开展自救。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速尔网络内部硬是通过集资、增加预付款等方式“自募”了两亿多人民币用于维稳,这种抱团式的不离不弃和信念着实让人敬佩。

内忧外患之下,从年初的复工难、资金困境,再到网络割裂、被各方“瓜分”等一系列风波和重挫下,速尔只能全面退守华南一隅,留给外界的印象是“垂死挣扎”。直到年9月,央企背景的哪吒速运与速尔“达成一致”,托管经营速尔快递。

遗憾的是,原本以为双方能实现1+12,奈何现实骨感,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下,速尔想要“红海”中突围,再现当年的盛景,并不容易,最终哪吒没能“闹海”,速尔自此沉沦。

不管是哪一片雪花的责任,悲情的速尔加盟商们在困境中表现的团结和“向死而生”的信念,让人回想起来依旧动容。

▌四、龙邦:浴火重生

速尔的结局让人痛惜,但作为速尔创始人之一的饶国荣,则颇为“幸运”。

年6月,友和道通集团正式并购速尔并全资持有其%股权。饶国荣自此出走,第二年(年)就创建了龙邦。

历时多年发展,龙邦基本上也建成了一张全国网络,并取得了国家邮政局颁发的全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也可以是说二三线快递阵营中的重要一员。

我们都知道,年前后两三年,二三线快递的日子普遍不好过,国通、快捷、全峰等都在一线快递巨头的挤压下“垂死挣扎”,龙邦也不例外。但所幸的是,年自东南亚而来、意欲进军国内快递市场的JT,通过并购的形式,“借壳”龙邦,扫清经营资质这个政策上的最大壁垒,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快递经营许可。

现在回头来看,这次收购对于极兔和龙邦来说可谓“彼此成全”。

对极兔而言,在政策的缩紧下,快递“牌照”(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成为稀缺之物,极兔借壳龙邦拿到全国快递牌照之后,新入局者要想拿到“准入牌照”犹如蜀道之难,此前,有着央企背景的新玩家哪吒,都多次申请被“拒”。

对龙邦而言,自此走上了一条“浴火重生”的道路,甚至可以说是“一路开挂”。年3月,将龙邦卖给极兔之后,饶国荣及其核心团队于创办汇森速运,定位是“小货大件、一网通达”。

之后,仅成立一年多的汇森,便在年9月正式收购壹米滴答,让业界震惊。要知道,壹米成立于年,年与优速快递合并,是快运行业里的一只明星独角兽,货量规模曾一度位居行业榜首,而汇森“鲸吞”壹米,让人惊叹:时也,运也,命也。

快递的上游是电商,商流驱动物流。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的电商,在推动快递存量竞争升级的同时,也在加速快递格局的分化。这种分化,在以短视频平台为主的直播电商异军突起和成熟壮大的过程中,会更加明显。

事实上,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这种分化所带来的变革和影响,比如背靠拼多多流量快速起网并站稳脚跟的极兔。未来,随着抖音电商、快手电商的独立和成熟,向下游的渗透也必然会提速,这就为快递领域的兼并重组带来诸多可能。

最后留一个话题:下一个被并购的快递,会是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