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半导体产业链复工复产进行时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本报记者李玉洋李正豪上海报道

半导体产业规模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的上海,在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正积极推进相关半导体企业复工复产。

日前,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公布了第一批家复工复产的重点企业白名单,有超80家上海集成电路以及配套企业进入该名单,其中包括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台积电、日月光、安靠、中微半导体、阿斯麦(上海)、上海新等。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进入白名单的集成电路及其配套企业总体在产情况较好,仅有7家企业停产;多个头部企业在3月底上海宣布分区封控以后就已开始实施闭环管理,生产虽能正常运转,但产能受限。

复工复产政策发布后,受到了半导体产业链各企业的积极响应。万业企业方面告诉本报记者,旗下子公司凯世通已经接到复工复产通知,正在加紧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准备防疫手册及防疫物资,在与园区沟通后即着手复产。

然而,要想真正恢复到日常状态,这些企业仍要面临不少挑战。半导体研究机构芯谋研究研究总监王笑龙告诉记者:“半导体复工复产只是维持企业最低限度地运转,现在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上下游企业运行不畅;二是物流问题,物料怎么运进来、产品怎么运出去。”

复工进行时

王笑龙告诉记者,晶圆代工厂由于工作环境特殊、自动化程度高,所以运转程度比半导体其他环节的工厂都要高。

事实也确实如此。据了解,华虹集团在3月27日就已召回员工,采取只进不出的封闭管理,其在上海的5个工厂总共多人在岗;台积电则实行了厂房和宿舍“两点一线”的闭环管理,驻厂员工加上居家办公人员约保持着七成人力。二积塔半导体临港厂区也有多人驻厂,目前该厂能维持之前98%的产能运转。

物流及材料供应链的短缺,可能是目前半导体企业的首要难题。CINNOResearch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ElvisHsu表示,芯片设计公司因为没有生产制造业务,只有物流顺畅与否和测试周期延长的问题;晶圆制造厂商因为实施全区封闭管理,生产方面没有问题,但材料的供应有限,平均只能维持两到三个月生产;封装测试由于周期较短,库存水平较低,原材料供应及物流的问题尤其明显。

被物流问题困扰的还有半导体材料硅片厂。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国内首个mm大硅片项目的承担主体,上海新于年7月破土动工,年实现了挡片、陪片、测试片等产品的销售。

据报道,上海市经信委已帮助上海新办理了各类重要物资保障通行证,可以从供应商处调集物资,但其供应受到外省市相关管控政策的影响,可能会在运输途中耽误时间。

由于获得了宝贵的通行证,上海新得以满载生产。“一直封闭连续性生产,没有停工,产能产量出货都创历史新高。”上海新一名高层告诉记者,该公司目前产能已达到30万片/月,“现有产能继续爬坡,继续扩建新产能。”扩建后新产能预计能达到60万片/月。

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像上海新这样的好运。对于接下来复工复产有哪些困难需要解除,上榜白名单一企业高层直言“困难不提了”。

“园区办公楼现在是封闭的,如何闭环管理、如何消杀、是否需要持24小时核酸入园、如何用餐和交通;员工现在隔离在家,街道办居委如何发通行证、如何出小区,是否只出不进?”该企业高层表示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需要和各政府职能部门打通的地方,但现在还没有进一步的政策。

依靠存货也支撑不了多久。“5月份必须复工。”该企业高层说。这个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类似。近日何小鹏称,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及周边的汽车供应链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果无法复工,5月份全国整车企业可能都将面临停产。

对此,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也表示认可,并进一步补充,除了汽车产业,5月以后所有涉及上海供应链的科技和工业产业可能都将面临停产。

全国一盘棋

物流问题给半导体产业链的挑战,不止是上海的困难,也是整个长三角的挑战。

王笑龙指出,上海的封装产能并不是很大,大量封装产能其实位于上海之外的长三角地区,从上海晶圆厂制作好的晶圆送不出去封装,而从上海之外的封装厂封装完的芯片好不容易运回上海,但下游厂家(比如汽车电子厂)却停产了。

从产业版图来看,长三角地区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基础较扎实、技术较先进的区域,从产量来看占全国半壁江山,年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量合计.01亿块,在全国集成电路.6亿块的产量中占比达到52.02%。

而上海作为区域产业龙头,半导体产业规模占据全国的1/4,集聚了超过家行业重点企业,拥有国内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开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以及相关服务业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此外,南京、杭州、合肥、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城市皆是中国半导体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第一批复工复产重点企业白名单的发布,体现出上海作为全国半导体重镇的地位,但行业要完全恢复,仅靠上海一城之力也不现实。“复工复产不是上海一座城市的事,得全国一盘棋,这是一个大体系,大家都要转起来,任何环节断了,复工复产的意义都不大。”王笑龙为此给出建议,各地政府要科学防疫,尽可能保证半导体行业相关工厂的最低限度运转,虽然暂时还不能做到全面复工复产,但不能让工厂停掉。

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十项重要举措,要求努力实现“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

在4月19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就长三角一体化防疫中的具体协同抗疫措施做了通报。在交通保运方面,为保障上海市生产、生活物资供给,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和周边城市出台了一揽子举措保障物资运转:协同推进长三角货运通行证互认、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制度,为交通保运提供了便利。

长三角工业企业的正常运转也关系着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近一段时间以来,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和各重点城市组建工作专班,积极对接上海重点企业提出的配套供应诉求,全力协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生产、供应对接,畅通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等跨省市运输,支持重点企业持续生产。

吴清举例称,江苏省泰州市支持帮助上汽集团、特斯拉公司在当地的供应链企业复工复产并办理运输通行证;苏州、泰州等地为上海华虹、中芯国际等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车辆进出当地提取原料给予重要的通行便利。与此同时,上海也加强协调服务,支持江苏、浙江、安徽三省重点企业供应链在沪配套企业抓紧复工复产。

据介绍,三省一市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保供“白名单”,推动跨省市名单共享和双向互认,抓紧在长三角地区试行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及其异地配套供应企业“白名单池”制度,共同保障推动长三角全产业链式协同复工复产。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昆山也开始复工复产。4月19日,昆山发布第一批60家“无疫企业”,其中就包括锐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日月光半导体(昆山)有限公司等半导体企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