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造综合素质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国内 [复制链接]

1#

物流工程专业是一门起步较晚的新兴专业,但我校物流工程专业是全国重点大学中最早发展和建设物流类专业其中之一。年,学校在交通运输大类中设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方向;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一批正式设置物流工程专业的重点高校。物流工程专业年获批四川省特色专业,年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排名常年稳居全国前列。

01

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

依托西南交通大学鲜明的综合交通特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于“中国制造”与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着眼于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物流工程专业,支撑“一带一路”、“区域协调”、“跨越式发展”等国家发展蓝图。

综合交通优势。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在综合交通领域的学科与行业优势,培养物流工程领域的专门人才,服务于国家交通建设与发展。

规划设计特色。培育学生掌握物流规划设计对象与需求、理论与知识、方法与技术,以案例与实践为渠道,强化规划设计的思维、逻辑、技能、效果,服务物流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智慧物流特色。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聚焦智慧物流方面的研发、集成、创新应用能力,服务物流的智慧化发展。

02

专业综合改革情况

依托学校工科、管理、经济、城市规划、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优势,响应学校学科发展战略,实施“人才、国际化、数字化”战略,在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方面,着力推动学科交叉与渗透,构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多学科融合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1)构建了专业目标导向的多阶段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物流工程人才的能力目标矩阵与能力实现矩阵进行剖析,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构建了“大类招生+专业选择+分段培育”的多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图1目标导向的多阶段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2)打造了综合素质融合的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面向新工科建设,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推动通识教育、专业培养、交叉培养、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课程教学、校内实验教学和实践、社会实践、科创比赛、国际交流的协同培养,构建了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

不断加强高水平教材建设,打造“金课”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慕课教学、移动学习、网络平台创新互动,打造全方位的教学新体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辅相成。

图2综合素质融合的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3)构建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持续更新的课程体系与支撑资源。

搭建“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并保障其系统性、延续性和一致性,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渐进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不断提升“在线化、前沿化、国际化”的教学方法、以及翻转教学和混合教学在专业系列课程中的应用程度,建设了7门物流类慕课和多门混合式教学课程,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知识讲授向理解创新的转变,不断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有效激发其兴趣与潜能。多次获得省、校级奖励,专业综合改革经验在教指委组织的教学研讨会交流,引发同行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