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践行者视角下的大宗供应链金融一些有 [复制链接]

1#
第八章大宗供应链金融一些有趣的行业“黑话”

什么是“黑话”?其实就一群人说着只有彼此能懂的话,同样在大宗供应链金融的圈子里也存在这么一些“黑话”,或者说是“术语”,其实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秘密,属于是一点就透的,但是对于此前没有接触过人想要短期内全部了解还是有一点难度的,所以我就根据我的经验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和交流。

第一节“贸易性融资”和“融资性贸易”

在大宗供应链金融业务领域,我们经常能听到“贸易性融资”和“融资性贸易”,有些人经常将其混为一谈,但是其本质是有很大区别的,二者的根本差别在于目的不同,“贸易性融资”是借助“融资”的手段来完成“贸易”,而“融资性贸易”则是借助“贸易”来完成“融资”。

你是一家机加工生产企业的老板,随着市场行情的高涨,你最近接到的订单非常多,但是制约你扩大生产的则是大宗商品原材料采购的货款不足,你先做需要采购万金额的硅钢片,但是你现在只有00万。

此时你以这笔万金额的硅钢片采购贸易为业务背景,向资金方融资万,进而完成了这笔贸易,等订单生产交付,收到回款完之后,将借款连本带息还给资金方。

上述的例子便是“贸易性融资”,其本质是我需要做一笔贸易,具有真实业务背景的贸易,但是受限于资金的规模导致很难完成,甚至是无法完成,此时我向资金方申请融资,借款的目的和用途就是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这笔贸易。

你是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得益于前些年的市场红利,你赚到了不少钱,但是现在你原来的行业不景气了,相应的业务体量也降低了很多,这就导致你账上有大量的资金,但是却没有业务进行匹配。

后来,A企业找到了你,想要向你借钱,还款来源为某大型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你经过细致的考察,觉得A企业的业务前景非常不错,于是决定借出资金,但是传统的企业拆借和个人借贷都不能满足订单的高频性,并且你是一家贸易型企业,又没有金融牌照能够直接放款,如果要借用金融通道放款的话,还需要承担一笔“通道费”。

经过商议,最终你们决定在A企业和大型核心企业之间加一道贸易,也就是A企业名义上先把货物卖给你,你再卖给大型核心企业,这样你就先把订单的款项先行结算支付给A企业,而你则等待账期之后,大型核心企业的回款,这样就通过加一道贸易来完成借贷的目的。

上述的例子便是“融资性贸易”的形式之一,其本质是为了融资,而不是贸易,也就是因为我需要借钱给你,所以我才硬生生地构造出了一道贸易,很多贸易型资金方(托盘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开展业务,可以加在融资企业的上游,也可以在下游,相应的变种有很多,但是其目的都是一个,以贸易的形式进行融资目的的业务。

关于融资性贸易的具体界定范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年2月国资委网站五大互动热点》进行了回复:

《关于进一步排查中央企业融资性贸易业务风险的通知》(国资财管[]号)规定,融资性贸易业务是以贸易业务为名,实为出借资金、无商业实质的违规业务。其表现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主要特征有:

一是虚构贸易背景,或人为增加交易环节;

二是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均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或上下游之间存在特定利益关系;

三是贸易标的由对方实质控制;

四是直接提供资金或通过结算票据、办理保理、增信支持等方式变相提供资金。[1]

图42融资性贸易特征第二节关于利率的“黑话”

大宗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够人听到“几分利”和“LPR”,甚至还有“IRR”和“NPV”的说法,那么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几分利是民间借贷对于借贷利率的一种叫法,所谓三分利其实就是利率%的意思,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几分利不特指年化利率,一般前面会加上日息、月息、年息等名词,例如月息一分利,指的就是每个月的利率为1%,转换成年化利率就是12%。一般是毫、厘、分、毛,以厘、分最为常见。

表12民间融资利率称呼对应

另外再补充两点,BP和复利,BP是金融领域常见一个名词,它是指基点BasisPoint(BP),1个基点等于0.01%,即1%的百分之一。基点经常被缩写为“BP/BPS”,常见于金融债券和票据利率改变量的度量单位。例如最近美联储利率降低了50BP,也就是降低了50*0.01%=0.5%。

而复利则是利息的利息,民间的说法也叫“利滚利”、“利生利”、“驴打滚”、“息上息”等,

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板,现在需要向A资金方借款融资万,约定年化利率为8%,A资金方则给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以90天为周期,到期后利息转为本金,下一个周期重新计息,第二个方案则是万直接一年后连本带息还款。那么我们就以1年的时间维度,面对同样最终收回资金本息的情况,计算一下两个方案的差异。

第一个方案:

第一期:万*8%*90/60=2万;

第二期:万*8%*90/60=2.04万;

第三期:.04万*8%*90/60=2.08万;

第四期:.12万*8%*90/60=2.12万;

合计利息支出:8.24万

第二个方案:

第一期:万*8%=8万;

合计利息支出:8万元

上述例子两个方案的利息差异就是复利导致的,资金方可以把利息转换成本金,从而获得利息的利息,也就是复利,但是这样拆分下来也是有极限的,它的极限公式如下:

EAR–有效年利率(EffectiveAnnualRate);

e–自然常数,约为2.

r–年利率;

但是复利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主要是每个计息周期后,将原来的利息计入到本金中,继续计算利息,这种情况下,收益在初期增长比较缓慢,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在某一点之后会迅速攀升。我们以万本金,年利率为8%,周期为五十年来计算单利和复利的区别。

图4复利与单利对比

从上述图表我们能看出单利与复利之间的差异,差了近乎10倍,所以复利如果“向内拆分”是有极限的,但是如果“向外延展”,那么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

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

其次,IRR是什么?IRR是内部报酬率(InternalRateofReturn)的英文缩写,它是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名词NPV,它是净现值(NetPresentValue)的英文缩写,指未来资金(现金)流入(收入)现值与未来资金(现金)流出(支出)现值的差额。

你是一家资金方企业的老板,现在有一个项目是前三年需要每年年初投资万,共计支出00万,但是从第二年开始开始每年年初会分红50万,一直持续到第九年,也就是收入万。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收益是多少呢?是万-00万=万么?但是如果你把这00万存银行或者买国债这种低风险投资,也会获得回报(利息),那这九年的时间你是赚了还是赔了?又赚赔多少呢?NPV(净现值)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它的公式如下:

NFC(t)-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

r-折现率;

I-表示初始投资额;

N-是项目预计使用年限。

上面的计算过于复杂,我们简单地来讲,就是由于支出和收入分散在不同的年度,很难比较,那我们能不能把所有的支出和收入都换算成第一年初始状态下的金额,这样就能进行比较了,哪个大哪个小一目了然。

假如你现在把资金存到银行,银行能给你年化6%的利率,我们以此来作为计算的贴现率,我们在第二年要支出万,那么第二年的万相当于第一年的多少钱呢?第三年的万又相当于第一年的多少钱呢?

我们反过来理解一下,就是说你现在拥有94.万并把它存在银行里,一年后,你连本带息就有万了,如果是88.万,那么两年后,你就连本带息就有万了,分别对应着第二年的万和第三年的万。

我们按照这种计算方式将你原来的那个项目按照6%的贴现率进行计算,经过计算,我们支出的金额折算到当下的价值是28.4万,而收入的金额折算到当下的价值是10.49万,盈利的金额就是10.49万-28.4万=27.15万,这27.15万就是NPV(净现值),通过NPV(净现值),这个项目是赚是赔,盈亏几何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上述的例子便是NPV(净现值)的计算方式和作用,那么接下来,我们现在知道了上述的项目的NPV(净现值)是27.15万,银行给的贴现率是6%,那这个项目的收益率又是多少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NPV(净现值)取0,也就是说,如果这个项目我不赚不赔,需要的贴现率是多少?那么我们就倒推回去,对应的贴现率就是9.%,这个贴现率就是IRR(内部报酬率)。

你是一家肉类加工厂的老板,由于生产的需要,你采购了大量的冻肉存储在冷库中,因此你积压了大量的资金,所以你找到一家资金方将部分库存进行质押融资万,期限6个月,名义的年化利率12%,每个月需要结算并支付一次利息,即万*12%/12个月=1万,6个月后偿还本金万以及当月利息1万,共计支付万赎回货物。

计算出来的IRR(内部报酬率)为12.0%,比名义的年化12%多了一点点,其原因就是IRR(内部报酬率)的计算会将资金方每个月收取的1万元的利息再拿去放贷借给别人所获得的的收益也算进来。

不过需要额外注意的是,如果你在融资过程中还涉及到了其他融资的费用,比如一次性给担保机构0.5万元,那么资金流量表就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IRR(内部报酬率)则升高到了1.0877260%。

IRR(内部报酬率)常见于信用卡分期、房贷、供应链金融项目的分期偿还计算等,与名义利率是有差异的,但是从大宗供应链金融的业务出发,更多的应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